于2006年2月24日至3月5日在东京都美术馆 Tokyo Metropolitan Museum of Photography 举行的日本媒体艺术节 Japan Media Arts Festival 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有趣的主题,而且,每一个主题都会有一个讨论组与之对应。
其中一个讨论组的主题是“艺术与科技的融合”(Fus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这个讨论组的参与者包括了 Hiroshi Harashima ,Toshio Iwai ,Kumiko Kushiyama ,Masahiko Inakage 与 Katsushi Ikeuchi 等人,他们中既有艺术家亦有科技专家。在讨论中,Harashima先生首先谈到了艺术与科技之间互动的历史--从二者在文艺复兴中的亲如一家,到之后的分道扬镳,直至今日在众多因素驱使下的再度融合。他认为,大众娱乐几乎可以说是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推动因素,而所有的参与者都认为艺术与科技绝对是不能被割裂的。接下来针对融合的问题,Iwai先生介绍了他儿时用过的笔记本(被叫做Kousaku Book),这个笔记本就记载了他最初的一些想法和尝试--他们无一不是艺术与科技的混合体。而Ikeuchi先生的计划则是关于如何教授机器人学习舞蹈和绘画。科技通常被人们作为艺术之表现过程中的工具或媒介,但是Ikeuchi先生的计划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想通过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仿真技术制造像艺术家一般具有创造力的机器人。
[ 关于装置艺术的讨论: 这些精巧的潮流科技产物会成为艺术吗?来自日本媒体艺术节blog ]
活动中另一个讨论组的主题是“关于装置艺术的讨论: 这些精巧的潮流科技产物会成为艺术吗?”(Device Art Symposium: Will Techno Gadgets become an art?)。这个论题的参与者包括了活动的组织者 Machiko Kusahara , Ryota Kuwakubo ,Nobumichi Tosa (Meywa Denki), Kazuhiko Hachiya ,以及 Hiroyuki Moriwaki 。讨论组的中心议题包括:如何寻找流行文化与艺术的边界?出自于艺术家之手的“产品”是否算作“艺术品”? 研究艺术与科技之间新型关系的“电子装置艺术”的作者们,正在探索这些不可回避的难题。
Kusahara女士谈到了 Nishiki-e 和一些日本的民间手工艺品,以及它们如此精妙别致而得以流传至今的原因。然后她便提到,这些古老的手工艺品实际上和今天我们使用的许多精巧的潮流科技产物极其类似。每一位参与者都介绍了他/她的工作,并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我们还可以参考Kuwakubo与Iwata的作品--他们刻意让作品的功能属性远大于其艺术属性,讽刺的是,这件作品却在(媒体)艺术圈子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Tosa先生就日本的“电子装置艺术”提出了相当有趣的见解。他认为,人们一提到日本文化便想到“御宅族”(geeks )和秋叶原电器街(akihabara)并不是什么好事。在他看来,日本的“电子装置艺术”应该是如艺术家Takashi Murakami的“超级扁平” Super Flat 那样,能够传达并批判现代日本社会盛行的无深度的审美情趣,同时根植于精巧的手工艺传统,并结合先进数字技术的作品。
(部分翻译感谢lawrence先生指正)
March 8th, 2006 at 4:28 pm
御宅族是 Otaku,尽管 Geek 和 Otaku 是近(同?)义词。另外电车男是否御宅族也值得商榷。
Takashi Murakami 是村上隆。个人觉得翻译时能汉化尽量汉化,甚至可以将原文人名全部列在文后,像索引那样。
March 8th, 2006 at 5:01 pm
“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推动因素就是人们对新的娱乐的需求,”
应为:(原岛 Harashima 认为),近年来,大众娱乐是促使艺术与技术联姻的一股重要推动力。
---
出自于艺术家之手的“产品”是否算作“艺术的一部分”?
应为:艺术家创造的“产品”能否算是“艺术品”?
---
研究艺术与科技之间新型关系的“装置艺术”制作者们,正在探索这些媒体艺术创作中不可回避的难题。
应为:“电子装置艺术”的创造者们探索艺术与技术间的新关系,研究那些媒体艺术无法涉及的课题。
(Device Art 译为“电子装置艺术”,以区别于 Installation Art 装置艺术)
---
最后一段关于村上隆的也有问题,Super Flat 是“超平面”,不是“超级公寓”!跟上班族更是一点关系没有。译者看到秋叶原就想到电车男再想当然地自己加上上班族的解释,偷懒哦。
原文:http://www.we-make-money-not-art.com/archives/008134.php#comments
March 8th, 2006 at 5:45 pm
谢谢指正